东晋永和九年(353)农历三月初三,王羲之、谢安等41人到山清水秀的山阴兰亭(浙江绍兴市郊)行“修禊”礼,以祓除晦气。其时共饮酒赋诗26首,最后由王羲之乘着酒兴,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写了脍 [阅读全文]
《出师颂》既沉雄劲稳,又灵动有致,笔致萧散,点画浑圆,凡钩都回锋蓄势而后,仿佛蝎子的尾巴一样。这一笔势就是索靖自命的“银钩虿尾”。笔画或上下左右牵连游转,翩然而动。横、捺中隶书笔意颇 [阅读全文]
草书,纸本,唐人摹本,东晋王献之书。共2行11字,日:“今送梨三百,晚雪,殊不能佳。”但惜“送”字现已泯灭不现。此帖连笔处不多,多数字个个独立,只是“殊”与“不”、“能”字笔画连 [阅读全文]
行书,麻纸墨迹本,4行28字,东晋王羲之书,有元代赵孟頫、明代王樨登等人题跋,皆以为真迹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此帖字体遒劲秀美,气势通达,深得历代皇臣喜好,为清代“三希”之首。 [阅读全文]